想象一下,要是一台人形机器人动辄四五十万元,却只能完成简单的重复性任务,而且用机器人的综合成本远高于人工。
所以,或许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真正拐点,不是某项技术突破,又或者产业配套就位了,而是用机器人比雇人更划算的这本经济账理顺了。
一个是成本。就像马斯克在2023年以来,多次表态要将特斯拉Optimus的成本价降到2万美元左右,进而才能在汽车厂、仓储等场景里替代人工,把回本周期压缩到12-18个月。
一个是能力边界。因为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边界每扩大一圈,或许可以替代的人工岗位就增加一批。
所以机器人的这种进化不仅依赖算法的突破,更需要在真实的产线和门店场景中持续学习和迭代,从简单的拧螺丝、搬箱子,到处理产线异常、应对突发情况,不断放大商业价值。
过去为了给iPhone、折叠屏和AR眼镜等消费电子产品做毫米级零件,领益智造沉淀了超高精度的制造能力,也因此几乎跑通了冲压、注塑和MIM等所有主流精密加工工艺。
与此同时,领益智造已经具备了精密零件从采购、物流到数据管理的强大系统能力,且把产线个基地,每天零件的出货量超过10亿件,规模效应强大。
硬件百货市场的模式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,即打造全工艺的零部件产品矩阵,进而让客户可以自由选配,节省非必要的开模成本。
拥有约20条机器人的手工组装线,且计划未来会搭建数百条自动化组装线,摊薄人工成本。
在AI服务器领域,领益智造目前已经成功升级为了半导体巨头AMD的核心供应商,为AMD提供 GPU、CPU和AI服务器散热器件,对AMD订单的首月良率高达98.7%。
在AI眼镜领域,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0.15 mm级不锈钢支撑层、无线充电模组等全部关键零部件的自研自供,更与AR眼镜龙头XREAL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。
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0.12亿元。拉长时间线年,领益智造的经营性现金流始终呈现健康的净流入状态,成为其在机器人领域前行的珍贵造血底气。